首页

女S调教

时间:2025-05-29 21:08:32 作者: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首次举行 发挥1+1+1大于3效应 浏览量:84082

 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(记者 谢雁冰)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2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。三方首次正式“同框”,备受外界关注。

  会议以“共创机遇 共享繁荣”为主题。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、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,建立起三方峰会这样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,堪称地区经济合作的一大创举。

  在受访专家看来,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举行,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全新阶段,有利于促进跨区域互利合作,发挥1+1+1大于3的整体效应,为亚洲乃至世界发展繁荣注入动力。

 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上说,如果我们翻开世界地图,比划一下中国、东盟、海合会国家的位置,可以发现正好构成一个大三角。大家都知道,三角形最具稳定性,我们三方通过更为紧密的联接和合作,能够形成资源、制造、市场的有机聚合,造就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圈和增长极。

  中国、东盟、海合会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,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“一带一路”,三方的交流合作穿越千年。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表示,历史上的友好交往与近年来的密切合作,为三方峰会的召开奠定了良好互信基础。

  中国、东盟、海合会国家的总人口、经济总量均占全球约四分之一。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会秘书长、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广大表示,东盟、中国和海合会是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实体,从经济规模上便可以看出,三方合作势必释放更多潜力。三方经济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强,跨部门贸易、投资和经济合作前景广阔。

  在外界看来,中国的技术和市场、东南亚的人力资源成本、中东地区的资本优势,将使三方合作比双边合作更易产生规模效应。

  《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》27日公布,对外发出三方团结合作的声音,其中明确规划了未来合作方向。经济一体化、互联互通、能源安全、数字化转型与创新、粮食和农业、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合作都被提到。

  联合声明指出,三方重申提升经济韧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决心,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开放、包容、平衡。在经济一体化方面,三方表示,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,促进可持续贸易,在数字和绿色经济技术等新兴和未来产业创造新的经济机遇。

  受访专家认为,这反映出面对“脱钩断链”和“筑墙设垒”增多,三方都更加认识到拓展多元化经贸合作、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的重要性,这是三方间开展更多合作的内生动力。

  王广大注意到联合声明指出,“探索本币和跨境支付合作”。“更深入地推动跨境交易本币结算,为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提供了有力支撑。”他说。

  “这些务实合作举措让各国在共建大市场中实现更加丰厚的利益共享,将增强各国产业效能和持续发展动能。”许利平说。

  在外界看来,这场地理上横跨东亚、东南亚和西亚的三方峰会,也是全球南方发展趋势的缩影。

  王广大强调,东盟和海合会国家都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和全球南方重要成员,三方峰会向世界传递出清晰信号,即全球南方国家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,而是积极建设者。

  许利平表示,三方峰会是对现有合作机制的一项补充,机制性合作平台的搭建将有效消除信息差、降低沟通成本,更有利于未来三方在战略对接、务实合作等方面形成“共振”,并在共同关心的国际议题上集体发声。

  “此次三方峰会是新型全球跨区域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,对于全球南方如何团结合作、共谋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性意义。”王广大说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骑兵护卫 习近平乘车前往爱丽舍宫

杭州10月3日电(记者 邢翀 袁超)杭州亚运会女子4x100米接力3日晚上演,由梁小静、韦永丽、袁琦琦、葛曼棋组成的中国队以43秒39夺冠,泰国队和巴林队分别获得银牌和铜牌。恭喜中国女子接力队!

习近平抵达巴黎奥利国际机场,法国总理阿塔尔在机场迎接

“在机械防沙体系基础上,种植梭梭、红柳等高抗逆荒漠防沙植物,建成阻沙林带和固沙林带,拦截和阻滞风沙流和流动沙丘。”屈磊说,2019年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、新疆林业科学院造林治沙研究所现场查定,随机抽查梭梭造林保存率约80%。

两万余选手角逐宜昌马拉松

福州市三坊七巷古街区,被誉为“里坊制度活化石”“明清建筑博物馆”,闻名遐迩。古街区宫巷26号的一座古厝门前,一块石碑无声相告,这里就是“中国近代海军之父”“台湾近代化进程的开启者”沈葆桢的故居。

美媒称王毅将访美 中美新一波高层接触来了?

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在表决前说,美国在其草案中打着停火的幌子,试图向安理会“兜售”其对停火紧迫性的模糊界定。该草案包含的内容是在给以色列“开绿灯”。他指出,美国领导层是在故意误导国际社会,而安理会需要的是一份平衡的、明确要求停火的文件。

【澜湄印象】中老铁路“京滇·澜湄线”国际货运列车开行

2月份,全国面平均降水量23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,主要江河径流量较常年同期总体偏多,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,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。贵州、四川旱情露头,云南旱情持续发展,局地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受到一定影响,造成26.7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,因旱需生活救助5.9万人,农作物受灾面积9.4千公顷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